泗阳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泗阳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王集镇:党建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发布时间:2021-10-08     浏览次数:     来源: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王集镇对标对表市、县委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部署要求,以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为抓手,坚持把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产业振兴、环境整治、村企联建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与基层各项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实施“能人引领”工程,坚持“下深水”选人,深入细致考察,动员和吸引经济能人、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着力培养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头为民服务的农村实用人才。“桃花源记”桃果基地负责人、党支部书记胡栋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建立“生态桃果公园、十里桃花、”有机生态桃果种养基地,带动贫困群众就业311人,辐射带动群众39户栽桃果11500余亩,带动人年均收入增加6000元。

二是加强党群联动,聚集乡村振兴“新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和村民理事会、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划分网格体系,通过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四级联动”,组织39个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志愿者对辖区内众王路、267省道、245省道、王穿路、王庄路、王爱路等6条(省道、县道)沿线两侧进行综合治理,聚集乡村振兴“红色力量”。670名党员示范带动3900余名群众主动参与,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是盘活资源聚合,构建乡村振兴“新业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把推深做实村企联建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抓手,积极拓宽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探索推行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的“三富民”模式,通过“一村多企”、“一企多村”的联建形式,推动王集镇27个村与71家企业结对共建,着力打造沿省道S245桃果产业带和省道S267果蔬产业带范点建设。今年年底预计2个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17个村超50万元。(刘同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