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王集镇积极挖掘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紧抓乡村振兴和招商引资有利时机,盘活全镇村居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流转土地转变经营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效,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适度流转土地,走“规模化”发展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一是把土地作为股份,引导工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农业养殖规模化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各类组织、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实现土地经营管理规模化。二是集中土地资源。根据村民意愿,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将3000亩土地流转给牡丹专业合作社。以此举措为村集体年收益增加30万元,另将每年利润的2%用于村民分红。三是引进优势企业。引进江苏满嘴香食品有限公司,流转1000亩村内田地发展蔬菜类种植产业,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增收5万元,四是带动就业岗位。引导农民进企业务工,实现了进企业大棚、学习先进技术、赚企业工资 的就业模式,确定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发展路线。
二、培育经济组织,走“组织化”发展进程。一是培育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探索以村委为框架成立村级便民服务公司、以集体经济为框架结构成立农民鲜桃专业合作社。对特色农产品鲜桃实行统一管理,为各村群众提供栽种、喷药、施肥、采摘、产品营销等多方面、全方位服务。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制度化、专业化,以此来保证通过自主经营、服务创收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挖掘农特产品优势,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久盛桃源和桃花源记等大型种桃专业合作社会通过电商平台卖向全国各地,重点销往长三角地区,实现每亩能达到5000元/年的收益,村委会通过收取鲜桃产业服务费,增加6万元集体收入。
三、盘活闲置资产,走“无缝化”发展之路。盘活办公用房、闲置校舍、村集体土地、沟、渠、河流、坝塘等闲置资产及流动资产,找准市场需求点,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开展资产运作,增加村集体收入。如:庄滩村、河边村、花井社区、魏圩村等村居(社区)盘活闲置村居小学土地和教室等对外进行招标出租和挂牌土地建设工厂,累计收入近300万元。同时盘活老旧村部,其中魏圩老村部改造残疾之家,为关爱残疾人、无劳动能力人提供免费吃看护服务,以发展残疾之家关爱服务增强魏圩村群众的幸福感。
四、推动农民入股,走“富起来”发展路径。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如:王集镇魏圩村专业合作社探索以每亩田地30元的入股模式,保证入股的每亩田地能有100元保底收入。同时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将合作社每年油用牡丹经营收入的3%用于村民分红,以此达到多措并举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营造“人人可为、人人能为、人人愿为”的良好氛围,不仅助力油用牡丹的产业发展,更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刘同鼎)